捕食性瓢蟲

美國加州受到吹綿介殼蟲的嚴重危害,農民用盡防治方法卻束手無策,柑桔產業幾乎全垮,因此於1888 年從澳洲引進澳洲瓢蟲進行防治。幸運的是,這瓢蟲經過數月就在柑桔園建立族群,且幾乎完全抑制介殼蟲的危害,成為全世界第1 個以捕食性天敵防治害蟲成功的例子。

大約在1900 年後,推測原產於澳洲的吹綿介殼蟲可能隨進口植栽侵入台灣,並在1905年大發生。素木得一博士於1909 年引進澳洲瓢蟲,經大量繁殖釋放後,很快地在台灣田間立足,並與台灣原產的小紅瓢蟲共同發揮捕食效力而降低吹綿介殼蟲密度,成效非常顯著。

六條瓢蟲雌成蟲捕食竹葉扁蚜,並在葉上產小型卵堆,其幼蟲也會捕食蚜蟲。

台灣糖業研究所為了鞏固製糖產業,對防治甘蔗棉蚜的工作不遺餘力,建立了本土性天敵 ─ 大十三星瓢蟲 ─ 的繁殖流程,並把瓢蟲的幼蟲或成蟲釋放於甘蔗田,防治效果非常良好。

而在台灣菜園及果樹栽培區常見的捕食性瓢蟲 ─ 錨紋瓢蟲、六條瓢蟲 ─ 的幼蟲及成蟲都擅長捕食多種蚜蟲,包括桃蚜、綿蚜、捲葉蚜、菜蚜、玉米蚜等。另外,小十三星瓢蟲也是大食量型的捕食性天敵,在攝氏25 度下一生可捕食7,500 隻蚜蟲,在攝氏15 度下壽命延長則可捕食13,000 隻。

蒙氏瓢蟲在美國早已商品化,由素木得一於1909 年與澳洲瓢蟲一起自紐西蘭引,並由農試所開發大量繁殖技術,用以捕食球粉介殼蟲及褐圓介殼蟲。目前在校園中紅仙丹植株上經常可見,特別是牠的幼蟲擬態成粉介殼蟲的形態十分有趣。

蒙氏瓢蟲捕食青剛櫟蚜蟲,瓢蟲幼蟲擬態成粉介殼蟲,一則以避開天敵,二則可混入蚜蟲或介殼蟲群大肆捕食。

資料來源: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段淑人教授

Visits: 900

相關資訊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