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眼卵蜂

台灣於1910 年即發現蔗螟赤眼卵蜂(Trichogramma chilonis Ishii)生存在甘蔗田內,可寄生於黃螟(Tetramoera schistaceana Snellen)、二點螟(Chilotraea infuscatella (Snellen)) 及條螟(Proceras venosatus Walker)。1957~1976 年間,以外米綴蛾(Corcyra cephalonica Stainton) 的卵為代用寄主,大量繁殖蔗螟赤眼卵蜂,釋放於旗山、岸內、屏東等糖廠所屬的蔗田防治甘蔗螟蟲,調查顯示釋放區之螟卵被寄生率提高,同時幼蔗枯心率及原料莖節間螟害率均降低(陳, 1963, 1973;鄭等,1978;鄭, 1986, 1997)。

因此 1979 年台灣糖業公司於新營區設置蔗螟赤眼卵蜂繁殖中心,進一步將本蜂推廣應用於契約蔗田,釋放面積最高曾達到五萬六千餘公頃,防治效果良好。另一種在台灣利用的赤眼卵蜂為玉米螟赤眼卵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and Chen),為台灣玉米主要害蟲-亞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ńee))的優勢天敵(邱&陳, 1986)。

1984年在農委會策劃及台糖公司協助下,以蔗螟赤眼卵蜂的飼養技術及釋放經驗,在玉米一期作時大面積釋放玉米螟赤眼卵蜂,並配合藥劑使用防治亞洲玉米螟。根據花蓮區農業改良場1984 年研究報告指出,1983 年秋作釋放蜂片後,於收穫期調查被害株率比施藥區減少19.3%,被害果率則減少5.7% (蘇, 1984)。

另外,台灣糖業試驗所1984~1991 年之七作甜玉米田釋放玉米螟赤眼卵蜂綜合防治玉米螟的試驗,探討釋放玉米螟赤眼卵蜂及噴施蘇力菌抑制玉米螟之可行性,除1991 年春作外,其他六作之鮮果穗產量在4.79-9.23 公噸之間,每株僅採獲0.01-1.27 隻玉米螟幼蟲,似能達到生產無農藥污染之食用甜玉米之目的,顯示釋放玉米螟赤眼卵蜂防治亞洲玉米螟具有一定的成效(鄭等, 1995)。

資料來源:利用天敵防治作物害蟲 / 王清玲、邱一中

Visits: 360

相關資訊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