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螟

玉米螟  (Asian corn borer)

學名:Ostrinia furnacalis (Guenée)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糧食作物及其他篇,第116頁。台中。412頁。)

生態習性:
玉米螟在台灣北部地區一年可發生3~4代,南部地區一年約發生7~8代,一代所需期間23~166日,卵期3~8日,幼蟲期13~134日,前蛹期1~2日,蛹期4~30日。南部地區由於玉米(超甜玉米)周年栽培不斷,因此玉米螟整年可找到寄主,在南部地區其族群也隨之周年發生,唯受到氣候影響,其族群密度有季節性消長,每年三月下旬後玉米螟漸次發生至六月上、中旬達高峰,此期間其發生量少,但9月中旬雨季過後,田間玉米栽培面積漸增,玉米螟族群密度又逐漸回升,11月後其族群密度又隨氣溫下降而減少。

(曾清田。1999。果菜類-玉米。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果44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顏福成。1989。玉米害蟲。台灣農家全書,第170頁。行政院農委會。台北。263頁。)

形態:

卵: 扁平橢圓形,初呈乳白色,後為淡黃色,孵化前暗褐色。卵塊魚鱗狀,不規則長方形,每塊有33~104粒。
幼蟲: 初孵化的幼蟲乳白色,後變為灰黃色或淡褐色,背線暗褐色,各體節上長有4~6根剛毛,均生長在灰褐色小毛瘤上。成長幼蟲體長20~30公厘。
蛹: 背面暗褐,腹面黃褐色,臀棘黑褐色,頂端有5~8根向上彎曲之鈎刺一組。
成蟲: 雄蛾黃褐色,前翅外帶暗褐色,內橫線暗褐色,呈波狀,外橫線暗褐色,呈鋸齒狀,中室中央及端部各具褐色斑一個。後翅灰黃色,中央具一褐色帶,外緣線呈鋸齒狀與前翅外緣線相連,體長為13~14公哩。雌蛾體色較淡,形態大致與雄蛾同,前、後翅外緣帶極淡,後翅淡黃褐色,體長13~15公厘。

(陳文雄、張煥英。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286頁。葉瑩編。)

危害狀:
雌蛾產卵塊於葉背靠近中脈處。卵塊酷似魚鱗片,初齡幼蟲囓食玉米心葉,輕者葉片產生許多針刺狀之小孔及長條型食痕,重者葉片自食痕處斷裂。雄花孕穗後,幼蟲群聚在雄蕊上取食花粉,雄花抽出後則蛀入花梗內,或下移至莖上,由節間或葉鞘部蛀入莖內為害,被害植株自蟲孔以上部位常乾枯而倒折,影響產量甚劇。玉米果穗形成後,則蛀入果穗內為害,被害果穗變形或局部腐爛,影響品質,幼蟲老熟後往往在危害處結薄繭化蛹。

(曾清田。1999。果菜類-玉米。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果44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防治方法:

《輪生初期及輪生中期》
一、 於發芽後20~25天開始釋放蜂片。以後每隔6~7天釋放一次,連續4次至雌花抽出時為止,每次每公頃釋放150片,全期計釋放600片。
二、 將蜂片之卵面朝外,放置在略彎之玉米葉片背面,以訂書機釘牢。
三、 蜂片釋放行距8公尺,蜂片與蜂片間亦為8公尺。
四、 蜂片應選在晴朗天氣釋放,若遇陰雨或大風天氣,蜂片應暫存冰箱(6℃)內,唯不超過2天為宜。
《輪生後期》
一、 視玉米生育情況,拔除全園1/2~3/5雄花,斷絕初齡幼蟲食物,提高其死亡率。
二、 拔除之雄花不可丟棄田區內應收集埋入土中。
(曾清田。1999。果菜類-玉米。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果48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玉米螟

資料來源:農業部農業試驗所網站

【天敵】

赤眼卵蜂寄生蜂

Visits: 966

相關資訊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