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溫氏捕植蟎綜合防治草莓二點葉蟎

作者:王前智、施劍鎣、蘇紀昌、李采粉、許乃曰、白桂芬
年分:2003
出處:台灣作物病蟲害綜合管理研討會專刊,第106號,193-222頁

本省產溫氏捕植蟎(Amblyseius womersleyi Schicha)雌成蟎捕食二點葉蟎( Tetranychus urticae Koch)之捕食率及產卵率與食餌密度成正比。溫氏捕植蟎在長方形面積為5 × 15 cm^2 的載台較其他面積載台具較高的食餌利用效率。每載台上每天餵食二點葉蟎卵及幼瞞( 0.01 g 或 0.005 g)之捕植蟎密度比每天餵食二點葉蟎若瞞及成蟎( 0 .01 g 或0.005 g)多﹔每日供餌量愈多,捕植蟎密度愈高,但捕植蟎對單位食餌之利用率則較低。每日固定餵食0 .01 g 葉蟎卵及幼蟎所獲之捕植蟎族群密度最高,且維持此高密度時間最長,為大量飼育溫氏捕植蟎時之最適供餌量。田間及網室內釋放溫氏捕植蟎或捕植及殺菌劑施藥時機均顯著有效抑制二點葉蟎密度,且低於未釋放區。生物防治及綜合防治區之捕植蟎密度及出現頻度較高。田間釋放捕植蟎可有效防治二點葉蟎達12 週或全季。於草莓定植3 .5 個月後( 一月中旬之二期花果生產期)的自然防治區(未釋放捕植蟎及未施藥區),雖因溫氏捕植蟎的遷入且快速建立高密度捕植蟎族群,但已失去防治葉蟎的適期。網室內溫氏捕植蟎可於2 – 4 週內迅速抑制及有效防治葉蟎族群,之後因短期內食餌急速消耗殆盡,致捕植蟎族群滅絕,因此未能對後期( 6-8 週)侵入的葉蟎族群產生防治效果。
捕植蟎釋放可配合選擇性殺蟲劑及殺菌劑施用,除有效防治二點葉蟎外,亦防治蟲害及減少病害之發生。釋放溫氏捕植蟎或配合化學藥劑均顯示該捕植蟎防治二點葉蟎之效果,顯然溫氏捕植蟎與選擇性殺蟲劑及殺菌劑具相容性,並可減少殺蟎劑之施用。總之,利用溫氏捕植蟎防治二點葉蟎有其實用價值。

Visits: 319

相關資訊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