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黑花椿象捕食台灣花薊馬之族群特性與捕食潛能

作者:丁漢彥
年分:2017
出處: 中興大學昆蟲學系所學位論文

南方小黑花椿象(Orius strigicollis Poppius)對多種害蟲舉有較佳的捕食能力,並常見於豆科、菊科等作物上,是具有潛能的防治天敵。台灣花薊馬(Frankliniella intonsa Trybom)則為台灣重要薊馬害蟲之一,可危害花卉、豆科等經濟作物,造成植株乾枯萎凋。薊馬生活習性隱蔽、繁殖能力強及抗藥性等潛在問題導致蟲害管理上的困難,利用自然天敵而非僅依靠化學藥劑的替代防治策略實屬必要。本研究藉由軟體TWOSEX-MSChart和CONSUME-MSChart來評估南方小黑花椿象對薊馬的防治潛能。以二齡台灣花薊馬若蟲為南方小黑花椿象之食餌,透過年齡齡期兩性生命表理論進行該族群增長率及捕食量之分析,並結合台灣花薊馬在花豆葉(Phaseolus coccineus (L.) var. albonanus Bailey)上的族群特性以了解南方小黑花椿象對台灣花薊馬的生物防治潛能。南方小黑花椿象對台灣花薊馬的捕食功能反應以及其對不同食餌及齡期的捕食偏好性也在本研究中測試。在定溫25℃下,南方小黑花椿象和台灣花薊馬的平均發育時間及壽命分別為12.8、8.2及13.2、13.5日。在族群介量部分,南方小黑花椿象及台灣花薊馬的淨繁殖率(net reproductive rate, R0)、內在增殖率(intrinsic rate of increase, r)及終極增殖率(finite rate of increase, λ),依序分別為24.7及41.8 offspring、0.1603及0.2937 d^(-1)、1.1738及1.3414 d^(-1)。南方小黑花椿象在成蟲前期、雄蟲及雌蟲階段平均可捕食24.8、57.8及81.7隻薊馬幼蟲。在得到生命表以及捕食率基礎資料後,本研究也藉由軟體Timing-MSChart來模擬南方小黑花椿象的族群成長與捕食潛能以及台灣花薊馬發生的趨勢。另外,南方小黑花椿象對台灣花薊馬的捕食特性呈現第二型的功能反應,指捕食率會隨著食餌的密度上升而增加,但食餌被捕食的百分比則會隨之下降。捕食偏好性部分,相較於台灣花薊馬的蛹期及二點葉蟎的幼蟎和後若蟎,南方小黑花椿象對台灣花薊馬的二齡若蟲具有較高的偏好性。本研究結果顯示南方小黑花椿象在對台灣花薊馬防治上是具有潛力的,此等基礎資料可以做為擬定生物防治策略之天敵釋放率與使用頻度之參考。

Visits: 265

相關資訊

Leave a Comment